7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教育电视协会指导,中国教育电视协会高校电视专业委员会主办,我校承办的中国教育电视协会高校电视专业委员会2025年全体会员大会暨“高校优秀影视作品交流展映”培训活动在临潼校区举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60余所高校的百余位参会代表、企业代表和我校相关职能部门、学院的负责同志齐聚一堂,围绕“AI赋能教育传媒”主题,分享交流高校影视创作宝贵经验,深入探讨教育媒体发展前景。
中国教育电视协会会长,高校电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电视台党委委员、副台长吕学武;西安交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李明德教授;文旅部研究基地(北京联合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礼仪文化中心主任、中宣部中国传媒高端智库礼仪专家刘雅琳教授;中国教育电视协会副会长、高校电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副主任陈波;中国教育电视协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戚天雷;我校党委书记马万清出席活动开幕式。校党委副书记殷永建主持了开幕式。
马万清在致辞时简要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和学科建设情况,他希望各位来宾通过本次会议的交流和分享,获得传播教育好声音的新理念、得到技术赋能影视创新传播的新启发,找到繁荣校园文化发展的新路径,形成教育电视高质量发展的新共识,一同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繁荣、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思想支撑和舆论引领。
吕学武在致辞时强调,高校是舆论阵地,更是意识形态的高地,各高校务必坚守舆论阵地,扎实开展好意识形态工作。他指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崛起为高校媒体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各高校在应对技术变革的过程中,要始终坚守新闻真实性原则,持续提升新闻宣传工作质量,不断创作出更多优质影视作品。
大会举行了“翔宇杯”2025年高校优秀影视作品交流展映活动颁奖典礼。据介绍,“翔宇杯”2025全国高校影视作品、论文交流展映活动于今年5月启动,得到了协会各成员高校的积极响应,共收到来自101所高校报送的1256部影视作品,包含新闻类、专题类、纪录片类、学校形象宣传片类、短视频类、教学类、综艺类、AI创作类、抗战专题、主持人类等各类作品。经学者、专家两轮推选,共有1024部作品入围,其中514部作品被推选为典范作品。这些作品紧扣时代脉搏,立足高校实际,生动展现了广大师生积极向上的时代风貌和家国情怀。我校被评为“中国高校电视先进单位”,选送的15部作品中共有6部作品获典范作品奖,9部作品获入围作品奖。
大会举行了“js3845金沙线路数智再现艺术研究院”揭牌仪式,吕学武、马万清为研究院揭牌。研究院将着力推动AIGC技术在文化实践、人才培养、公共传播与产业对接的有机协同,着力提升学校在学科建设、文化传承创新、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能力与水平,并为各会员单位提供涵盖科研协作、项目共建、技术共享与实践教学在内的综合支持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与高校间资源联动。
活动期间,李明德,西北大学电影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阿利,刘雅琳先后作题为“人工智能时代新闻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动力、难点和路向”“AI时代大学影视人才培养问题思考”“新闻礼仪与职业形象塑造”的主题报告。会议还邀请到北京森隆科技有限公司、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仪英斯泰克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了影视设备展,相关企业代表分享了各自公司在智能内容生产、AI影像生成、XR影视拍摄系统等方面赋能教育影视创作的最新成果,为参会代表提供了前沿的技术视野。我校教务处处长马冬、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杨萝萝、天津大学党委宣传部李研、吉林大学电视台冯世博先后分享了在艺术学学科建设、AIGC短视频创作、AI赋能传播、短视频宣传产品创作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与宝贵经验。
参会代表还围绕会议主题开展了分组讨论。戚天雷、我校新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丛红艳、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广播电视中心主管李亚琼作为召集人主持了分会场研讨,并向大会汇报了讨论情况。丛红艳和陈波分别主持了两天的交流活动。
在闭幕式上,吕学武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与会专家的报告主题鲜明突出,参会代表之间的交流深入充分,各高校媒体工作者要提高政治站位、找准工作定位,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守好高校舆论阵地;要紧密围绕中心任务,遵循新闻规律,强化新闻伦理规范,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不断提升教育影视作品质量;要继续深入思考、加强研究,积极应对传媒技术迭代升级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共同推进教育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更多支持。
活动期间,与会代表赴西安国家版本馆开展实践研学,先后参观了文济厅、《楮墨遗珍万里同风——丝绸之路版本展》《赓续文脉踔厉前行——中华文化经典版本展(西部篇)》,通过古籍善本、红色版本、历史文物等馆内丰富的版本收藏,深入了解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版本传承的重要意义。
学校高度重视本次活动组织工作,校领导多次召开筹备推进会议,作出具体安排部署。党委宣传部、新媒体艺术学院牵头承办,党政办公室、教务处、发展规划处(学科办)、财务处、校团委、招标与采购管理处、网络与信息化管理处、后勤管理处(集团)、党委保卫部、图书馆等单位协同配合,提供保障支持,确保了会议顺利进行,得到了协会领导和参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撰稿:罗新武 马砚之 刘妍萍 审稿:王鸣媛 张琪)






